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二首 其一

归装出西湖,间道向黄鹤。屡愆桐坞期,偶遂龙居诺。

轻舟凌晨风,遥山满晴郭。丹林尚可数,寒条纷无托。

披松指微径,听水扪闇壑。新构争远势,平台揽摇落。

霜馀山容浅,天清海气薄。暂歇尘劳心,始知寂灭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西湖出发,前往永庆禅院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

开篇写诗人整理行装离开西湖,选择了一条小路前往黄鹤(可能指地名或禅院)。他提到自己多次错过桐坞的约定,这次终于实现了去龙居湾的承诺。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偶然得偿所愿的欣喜。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旅途景象:清晨乘轻舟出发,远山在晴空下轮廓分明。深秋的枫林依稀可数,光秃的树枝显得孤零零的。诗人穿过松林小径,听着溪水声摸索前行。新建的禅院依山而建,站在平台上可以俯瞰落叶缤纷的秋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一幅秋日山行图,更通过"寒条无托"等意象暗示了万物凋零的寂寥感。

最后诗人写霜后的山色浅淡,晴朗的天空下海风轻拂。在这幽静的禅院中,他暂时放下了世俗的烦扰,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之乐。这里的"寂灭"不是消极的消亡,而是指摆脱俗世纷扰后获得的心灵安宁。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转变,展现了诗人从尘世奔波到心灵解脱的过程。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当放下日常琐事的重担后,简单的生活反而能带来最纯粹的快乐。这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