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 嘉禾周存伯,工填词,移居杭州横河桥,未几避兵过江,为述旧事,时复凄绝
帆挂新蒲,背家山未远,又认吾庐。
琴尊双鹤管,风月一船租。
南湖抛却换西湖。
廿年往来,天涯酒徒。
鸥邻好,任占得、画桥闲住。
迟暮。
成倦旅。
孤棹冷烟,客燕栖何处。
柳影低门,杏梢深巷,花落可怜焦土。
无奈啼鹃,尚声声、隔江催唤人归去。
南屏钟,乱乡愁、满地秋雨。
琴尊双鹤管,风月一船租。
南湖抛却换西湖。
廿年往来,天涯酒徒。
鸥邻好,任占得、画桥闲住。
迟暮。
成倦旅。
孤棹冷烟,客燕栖何处。
柳影低门,杏梢深巷,花落可怜焦土。
无奈啼鹃,尚声声、隔江催唤人归去。
南屏钟,乱乡愁、满地秋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叫周存伯的词人,因战乱被迫离开杭州横河桥住所的漂泊经历。全词用"搬家"这个日常小事,写出了乱世中普通人的无奈与乡愁。
上阕开头用"帆挂新蒲"的画面感,表现主人公刚搬家到杭州横河桥的情景。"背家山未远"看似在说地理距离不远,实则暗示心理上始终带着对故乡的牵挂。他用"琴尊双鹤管"这样雅致的物品布置新家,租船赏"风月",试图营造闲适生活。但"南湖抛却换西湖"这句转折,透露这种安逸只是表面——二十年漂泊生涯,他始终是个"天涯酒徒"。
下阕情绪急转直下。"迟暮"二字点明年龄已老,本该安享晚年却还要逃难。战火把"柳影杏梢"的美丽巷弄变成"可怜焦土",连杜鹃鸟的啼叫都像在催人继续逃亡。最后"南屏钟"的钟声与"满地秋雨"交织,把抽象的乡愁化作可感的画面:那不仅是雨水,更是流离失所之人止不住的眼泪。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强烈反差:明明在写搬家安家,却处处透着无家可归的悲凉;看似在描摹西湖美景,实际记录的是美景被战火摧毁的过程。词人没有直接控诉战争,但通过"焦土"、"孤棹"这些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乱世中普通人"想安家而不能"的痛楚。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