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灯夕书感
人日过,春在绣帷中。
银烛影,落梅风。
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
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
且料理、铜街花与月。
休更忆,凤城东。
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
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银烛影,落梅风。
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
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
且料理、铜街花与月。
休更忆,凤城东。
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
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节(灯夕)时的感慨,主题是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
上片(前三句)描绘了元宵节的喜庆场景:春节刚过,春意还在华丽的帷帐中停留。银烛的光影摇曳,风中飘着落梅的香气。灯屏上画着桃花马,门帘上绣着柳条龙——这些都是富贵人家过节的装饰。但作者突然转折:这样美好的夜晚,可别让酒杯空着啊!透露出及时行乐的情绪。
下片(后几句)情绪急转直下:屋檐上的霜雪终会消融,不如好好享受眼前街市的花月美景。别再回忆京城(凤城)的繁华了,当年皇帝赏赐的金莲灯不知何时再有,传说中的金鳌仙山又在哪里呢?最后三句最伤感:已经三年过去了,再也看不到京城那红尘热闹的景象了。
全词用对比手法:上片写眼前奢华,下片写内心落寞。通过元宵的热闹反衬出作者的孤独,用"三年不见京城繁华"暗示可能是被贬或漂泊在外。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表面在笑,心里在哭"的感觉——明明在过节,却想着人生无常;看着别人家的热闹,却感到自己的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