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歌

芦花作主我作客,芦花点头我拍膝。
白鸥衔住绿蓑衣,使我欲行行不得。
我醉欲倩芦花扶,芦花太懒可奈何。
不如呼出青天月,大家跃入金葫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与芦花、白鸥、月亮等自然元素互动的奇幻场景,充满童趣和自由洒脱的意境。

开头两句用拟人手法写芦花和人互相逗趣:芦花当主人,人当客人;芦花点头,人拍膝盖回应,像两个好朋友在玩耍。这里芦花被赋予了人的性格,显得生动可爱。

中间四句出现戏剧性场景:白鸥叼住人的蓑衣不让走,人想找芦花帮忙扶醉,却发现芦花懒洋洋的不理人。这些想象既幽默又真实,把自然景物写得像调皮的朋友,既制造障碍又让人无可奈何。

最后两句突发奇想:既然芦花靠不住,干脆叫月亮出来,大家一起跳进金色葫芦里。这个结尾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金葫芦"可能是比喻月亮或酒壶,传递出醉眼看世界的新奇感,也暗含超脱尘世的逍遥。

全诗用简单自然的意象,把一次醉后与自然的互动写得妙趣横生。通过拟人化和夸张手法,展现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的状态,传递出无拘无束、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语言通俗却意境清新,像一幅水墨动画,让人会心一笑。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