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霞山作

局居厌纷丛,荡志寻岖嵚。
拂衣出城隅,杖策循湖阴。
何年彼真仙,遗宫寄幽岑。
连树窈蒙密,灵洞疑虚沈。
攀条承藓飙,立石弄澄深。
眺睐增殊欢,超忽涓烦襟。
美人逝云远,青草畴与吟。
感昔兴重嗟,会意良在今。
山公悦崇资,嵇氏陶清音。
保真道无违,逐欲情易淫。
顾乏安期资,华鬓能不侵。
虽非尚子贤,傥遂毕娶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厌倦城市喧嚣,独自登山寻幽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开头四句写诗人受不了城市的拥挤嘈杂,决定去山里散心。他整理衣衫离开城市,沿着湖边小路拄着手杖前行,就像现代人周末开车去郊外踏青一样,想暂时逃离繁忙的生活。

中间八句是登山见闻:诗人看到深山里藏着不知哪代仙人留下的道观,树木茂密得阳光都透不进来,山洞幽深仿佛能直通地底。他摸着长满青苔的树枝感受山风,站在溪边石头上看清澈的流水。这些景物让他心情愉悦,烦恼都被洗净了。这里用"藓飙"(长苔藓的树枝被风吹动)、"澄深"(清澈深邃的溪水)等细腻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中的清凉与宁静。

接下来六句是诗人的感慨:他想到古代隐士(山涛、嵇康)能在山水间保持纯真心性,而普通人容易被欲望迷惑。诗人自嘲没有仙人安期生的长生本领,头发终究会变白;虽然比不上古代隐士尚长那么超脱,但至少实现了远离尘嚣的心愿。这里用"华鬓能不侵"(白发迟早会来)的幽默说法,表达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诗就像一篇精致的登山vlog:有出发时的期待(厌烦城市想进山),途中的美景(古观、密林、山洞),玩水的乐趣(摸苔藓、看溪水),以及最后的感悟(接受变老、享受当下)。诗人把一次普通的郊游写得充满仙气,又带着人间烟火气,让读者既能想象山中的幽静,又能理解他想暂时"躺平"的心情。

翁卷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