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登燕子矶

燕子矶头兀立,俯看万丈悬崖。
波涛狂怒击天阶。
玉帝魂销魄解。
广阔农村天地,待把大石搬开。
蹈江底事自戕埋。
贻笑金陵无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西江月·登燕子矶》用直白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画卷,同时暗含深刻的社会思考。

上阕像电影特写镜头:开篇就让燕子矶如巨人般"兀立"在读者眼前,用"万丈悬崖"和"波涛狂怒"的夸张描写,把长江惊涛拍岸的场面写得连玉皇大帝都要吓破胆。这种将自然力量神话化的手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力。

下阕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观跳到人间现实。"广阔农村天地"与上文的险峻形成强烈对比,提出"搬开大石"的改造设想。最后两句用历史典故(可能暗指投江的屈原或南明旧事)警示世人:轻生逃避只会沦为笑柄,真正的勇气在于改变现实。

全词最妙处在于用自然景观隐喻社会现实——"大石"象征压迫,"蹈江"暗讽消极逃避。作者站在高处不仅看到了自然奇观,更看到了人间百态,这种将写景与讽喻完美结合的写法,让作品既有画面冲击力又有思想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