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萸香 壬申重九怡园对菊

背西风行吟低首,一枝懒插乌纱。
笑惊霜蓬鬓,对佳节惜年涯。
昼静铢衣娇舞,更招携仙凤,乱落晴霞。
寄相思杜曲,客子独伤高,忍再问两京好花。
鸣笳,海上浮槎,天不管野人家。
但东篱雨足(读上声。),南窗月满,时放灵芽。
晚来葛巾重岸,话陶令记元嘉。
尽销凝殿秋情味,卧龙坊畔,今日杯酒谁赊,珍重年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赏菊时的感慨,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上片开头描写了一个低头漫步的诗人形象,他连往帽子上插菊花(重阳节习俗)都懒得做。看着镜中自己花白的头发,面对佳节更觉年华易逝。安静的午后,菊花随风舞动像仙女起舞,又像凤凰和彩霞般绚烂。诗人借菊花寄托对故乡的思念,独自登高时,连京城的名花都不忍再问——暗示对故国的牵挂。

下片用"海上浮槎"的典故,说朝廷不管民间疾苦。但诗人满足于隐士生活:东篱下雨水充足,南窗前月光满照,正好培育菊花(灵芽)。傍晚重新戴好头巾,谈论陶渊明笔下的隐逸故事。最后在秋意中沉醉,不知今日该向谁赊酒共饮,只能自我安慰要珍惜时光。

全词通过菊花这个意象,把重阳习俗、年华老去、故国之思和隐逸情怀巧妙串联。语言既有"晴霞""仙凤"的绚丽想象,又有"东篱雨足"的朴实生活气息,在感慨中透出几分洒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