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 山庵有梅古甚,老僧云:此树近百年 矣。余盘礴花下,竟日忘归,因有感于孤山,为赋此调

一白受春知。
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主要描述了他在一个古梅树下的所见所感。通过这首词,作者表达了对古梅、自然和往事的思考。

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词的上片。开头“一白受春知”是说洁白的梅花静静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独爱老来,疏瘦偏宜”则表达了梅花随年岁增长后的孤独之美,它显得更加疏落、干瘦,但依然美丽。接下来,通过“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两句,作者将梅花与苍老的月光、古老的松树和竹子联系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氛围。这里的“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则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枝干上长苔藓,枯枝半折,梅影在水中浮荡,如同渴求饮水的蛟龙倒映在水中。这些描写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

词的下片则进入了一种回忆与思考。“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这几句,描述了季节的更替和梅花在雪后的开放,给人一种岁月如流、物是人非的感觉。“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则是将梅花与百花相比较,赞美了梅花傲霜斗雪的精神。尽管有人认为梅花开得迟,但作者却认为这是梅花的独特魅力。接下来,“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则是借用了一个典故,指代了梅花的孤傲和文人的清高,“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感慨。“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则是点明了情感的核心,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无法回到过去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个古梅树下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