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海边城市的日常生活场景,讽刺了权贵阶层的奢靡生活。
前两句写渔民打不到鱼的困境:海港被封锁(可能是天气或人为原因),浪头翻涌不让渔船出海,导致新鲜黄鱼无法运到市场。这里用"不放"二字,暗示这种困境背后有人为因素。
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清晨整个城市都飘着鱼腥味(说明百姓缺粮),但权贵家的豪华宴席却照样开张。诗人用"腥风"和"绮筵"的对比,不动声色地揭露了社会不公——老百姓吃不上鱼的时候,权贵们依然大鱼大肉。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拍汹涌的海浪,再拍空荡荡的鱼市,然后镜头扫过清早冷清的街道,最后定格在灯火通明的豪门宴席。这种画面感极强的写法,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贫富差距,体现了古代诗人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