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

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
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
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兰荪尚有馨。
堪叹逍遥园里事,空馀明月草青青(清陆耀遹《金石续编》卷二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后秦时期的高僧鸠摩罗什(姚秦三藏法师),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首联说鸠摩罗什像一颗明亮的圣人之星出现在后秦,他的德行和智慧超凡脱俗。"远表吾师德至灵"意思是他的崇高品德和灵性从远方就能感受到,就像光芒自然散发。

颔联用具体数字展现他的弘法事业:穿越西域的流沙地带(十万流沙)来中原传法,带领众多弟子(三千人)翻译佛经。这里用"振锡"(僧人拄着锡杖)和"翻经"两个动作,生动描绘出他风尘仆仆传教、专注译经的形象。

颈联赞美他的文字和口才:写的佛经像金玉般珍贵永不朽坏,讲经的舌头(比喻口才)像香草一样芬芳。用"知无朽""尚有馨"这种生活化的比喻,让抽象的文采和辩才变得可感可知。

尾联笔锋一转,用景物抒情:可惜当年他讲经的逍遥园,如今只剩明月照着青草。通过荒园与明月、青草的对比,既表达对法师的怀念,又暗含佛法长存、人事已非的哲理。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让感慨显得含蓄而悠长。

全诗用明星、金玉、香草等美好意象层层递进,最后用空园明月收尾,在赞美高僧的同时,也留下淡淡的怅惘,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