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和汤冰持醉春原韵

桐阴豪吟快。赏春光、连番小宴,节过挑菜。朋辈情投忘尔我,相契形骸而外。

尽醉绿、裁红描黛。羡煞临川双笔妙,倒词源、潮涌来澎湃。

佳句读,瓣香拜。

怜花生怕游蜂虿。似犹有、少年结习,狂奴故态。漫道潘郎衰鬓白,老去风流尚在。

把诗酒、寻常还债。世事升沉君莫问,乱纷纷、李尽桃僵代。

偏见惯,不惊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群朋友在春天聚会、饮酒作诗的快乐场景,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年华老去却依然保持洒脱心态的感慨。

上阕(前半部分): 开头用"桐树下豪迈吟诗真痛快"定下欢快基调,描写朋友们在春光明媚时接连举办小宴会,连传统节日"挑菜节"都过了还不尽兴。这群朋友性情相投,彼此不分你我,是超越表面交情的知己。他们醉心于赏花(醉绿)、写诗(裁红)、为女子画眉(描黛),用各种方式享受春天。作者特别羡慕一位叫"临川"的朋友文思如潮水般汹涌,读他的好诗句时,自己像虔诚的信徒一样崇拜。

下阕(后半部分): 笔锋转到对生命的思考。说爱花的人总担心蜜蜂(暗指时光)伤害花朵,就像自己虽然年纪大了,骨子里还是保留着少年时的狂放性格。别看头发白了(潘郎白鬓是典故),但风流潇洒的本性没变,写诗喝酒就是自己偿还生活的方式。最后劝朋友别问世事变迁(李树代替桃树的自然更替),这些起起落落自己见多了,早就见怪不怪。

全词亮点: 1. 用"醉绿裁红描黛"六个字浓缩了赏花、作诗、与佳人相伴三种春日乐事 2. "狂奴故态"四个字活画出老顽童般的率真性格 3. 结尾用桃李更替比喻世事无常,却用"偏见惯,不惊怪"展现豁达胸襟

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老了也要痛快活"的精神——白发苍苍仍和朋友喝酒写诗,看透世间冷暖却保持少年心性,这种真性情穿越三百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