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安三年造砖砚

景帝三年孙亮死,何劳吴录附吴书。
国朝自杀寻常事,赋芧文章到国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一块三国时期吴国制造的砖砚,实则借古讽今,暗藏对现实政治的尖锐批评。

首句"景帝三年孙亮死"看似在陈述历史事实(吴国景帝孙休在位时,幼帝孙亮被权臣所杀),但"何劳吴录附吴书"立刻转折——何必把这些宫廷政变记录在史书上呢?这里暗指权力斗争自古常见,史官却总要大书特书。

第三句"国朝自杀寻常事"最为犀利,表面说古代宫廷自相残杀很平常,实则讽刺当代政治斗争同样残酷。最后"赋芧文章到国初"用典(司马相如写《子虚赋》得汉武帝赏识),暗示文人靠歌功颂德就能飞黄腾达,古今皆然。

全诗妙在: 1. 借砖砚这个文物展开联想,由实入虚 2. 用三国典故影射现实,古今对照 3. "寻常事"三字举重若轻,却道破政治黑暗本质 4. 结尾的"赋芧文章"讽刺文人趋炎附势的生存之道

诗人通过一块古砖砚,看透了千百年来权力游戏的重复循环,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包含对现实的清醒认知。这种以小见大、绵里藏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含蓄深刻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