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歌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诗人悠闲心境的诗词,名为《春日行歌》。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这句描述了春天的山间景象,梅花从树枝上落下,飘舞到山野村民的家中。这里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展现出梅花的洁白与轻盈。

2.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诗人问山野村民有什么,答案是一满瓮的阳春酒。这里展现了村民的淳朴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春天的丰收和喜悦。

3.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诗人带着酒走上春日的台地,边行走边唱歌,伴随着梅花的飘落。这里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春天的热爱。

4.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诗人喝醉后躺在月光下,仿佛乘着梦境游览天台的仙境。这里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整体来看,《春日行歌》通过生动的景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诗人的悠闲心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富有生机和活力,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同时,诗词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和生活的情怀,让人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和宁静。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