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其二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叫做《凉州词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简单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疆地区听到异国音乐时的感受,以及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首先,“异方之乐令人悲”,这里的“异方之乐”指的是外地或异国的音乐。诗人听到这些音乐时,却感到悲伤。这是因为他在异乡,远离了家乡,所以听到这些音乐,反而更加思念家乡。

接着,“羌笛胡笳不用吹”,这里的“羌笛”和“胡笳”都是古代的乐器,分别来自羌族和胡人。诗人说这些乐器不用吹奏,是因为它们已经无法唤起他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

然后,“坐看今夜关山月”,这里的“关山月”指的是边塞的月亮。诗人坐在那里,看着远方的月亮,引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思杀边城游侠儿”,这里的“思杀”是极度思念的意思,“边城游侠儿”指的是在边疆地区英勇的年轻人。诗人因为思念家乡,以至于对那些在边疆保卫家园的年轻人产生了深深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听到异国音乐、观看边塞月亮等场景,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这首诗的精髓在于通过边疆的景色和音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离愁别绪。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