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读黄仲则先生两当轩集,即题其竹眠词后
开卷光芒放。
忆髫龄、草堂侍坐,早钦名望⑴。
太白前身重入世,依旧风流自赏。
便鹤立、丰姿无两。
不道仙才遭物忌,只青山、一例深深葬。
抔土畔,碧芜长。
江南家在云溪上。
想当年、篝灯课子,白头情况。
葛帔天涯归骨后,应有吟魂悄傍。
但风雨、蘧庐无恙。
知否孤弦音调涩,共啼鹃、夜月凄惶壤。
留鹤背,笛声响。
忆髫龄、草堂侍坐,早钦名望⑴。
太白前身重入世,依旧风流自赏。
便鹤立、丰姿无两。
不道仙才遭物忌,只青山、一例深深葬。
抔土畔,碧芜长。
江南家在云溪上。
想当年、篝灯课子,白头情况。
葛帔天涯归骨后,应有吟魂悄傍。
但风雨、蘧庐无恙。
知否孤弦音调涩,共啼鹃、夜月凄惶壤。
留鹤背,笛声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读完清代诗人黄仲则的诗集后,有感而发写下的。全词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的诗人的深切怀念和同情。
上片开头"开卷光芒放",形容黄仲则的诗文光彩夺目,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草堂读书时,就听说过黄仲则的大名。"太白前身重入世"是说黄仲则像李白转世一样才华横溢,但依然保持着清高自赏的性格。"鹤立、丰姿无两"描绘他出众的仪表风度。可惜这样的人才却遭到上天嫉妒,最终只能长眠青山之下,坟前长满青草。
下片写黄仲则的家乡和家庭。"江南家在云溪上"点明他的籍贯,想象他当年在灯下教导儿子的情景。"葛帔天涯归骨后"写他去世后,灵魂可能还在故乡徘徊。虽然风雨侵袭,但他的故居还在。最后几句用"孤弦"、"啼鹃"、"夜月"等意象,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暗示黄仲则的诗作就像夜半笛声,虽然悲凉却余音袅袅。
全词语言朴素但感情真挚,通过对黄仲则生前身后的描写,既赞美了他的才华,又对他怀才不遇的命运表示惋惜,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