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的场景和诗人的心境,语言简练却情感丰富。
前两句"节遇端阳日,蒲觞满自斟"直接点明时间——端午节,描写了一个人自斟自饮的画面。"蒲觞"指用菖蒲叶泡的酒,是端午节的特色饮品。这里"满自斟"三个字既表现了节日的仪式感,又透露出几分孤独。
后两句"兴怀多感旧,吊古漫成吟"转入抒情。诗人说自己在节日里触景生情,想起了很多往事,于是通过吟诗来表达对古人的追思。"感旧"和"吊古"说明诗人不仅怀念自己的过去,也在追忆历史人物,可能是想到了屈原等与端午节有关的历史典故。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平常的节日场景(喝酒)引出深沉的情感 2. "自斟"的细节让热闹的节日反衬出个人的孤独感 3. 将个人回忆与历史情怀自然融合,小中见大 4. 语言明白如话,但余味悠长,让读者也能联想到自己的节日体验和怀旧之情
这种在传统节日中既享受当下,又感怀古今的复杂心境,正是很多人过节时都会有的真实感受。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