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和朴素生活的美好。
第一句"良朋过我食无鱼"说好朋友来家里做客,虽然没有鱼肉这样的好菜招待。这里的"无鱼"不是真的没鱼吃,而是说饭菜很简单。
第二句"茅屋相寻只茹蔬"继续描写简陋的生活环境,朋友来拜访时只能一起吃些蔬菜。"茅屋"说明住得很简朴,"茹蔬"就是吃素菜的意思。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诗人说"别觉得野菜汤没味道",因为"祭祀用的瓜果都是这样简单却庄重的"。这里用"藜羹"(野菜汤)和"瓜祭"(祭祀用的瓜果)作对比,告诉我们简单的生活也可以很有意义。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真正的友谊不在乎吃喝的好坏,朴素的生活自有其珍贵之处。诗人用日常小事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就像现在朋友来家里,就算只煮碗泡面,只要情谊真,一样很开心。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