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五 巫山高篇

巫山高。
三峡峻。
青壁千寻。
深谷万仞。
崇岩冠灵林冥冥。
山禽夜响。
晨猿相和鸣。
洪波迅澓。
载折载停。
凄凄商旅之客。
怀苦情。
在昔阳九皇纲微。
李氏窃命。
宣武耀灵威。
蠢尔逆纵。
复践乱机。
王旅薄伐。
传首来至京师。
古之为国。
惟德是贵。
力战而虐民。
鲜不颠坠。
矧乃叛戾。
伊胡能遂。
咨尔巴子无放肆(○同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险峻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借景抒怀,表达了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

前半部分用生动的笔触刻画巫山三峡的险要景象:高耸入云的青色崖壁、深不见底的幽谷、茂密阴暗的森林,还有夜晚的山鸟啼叫与清晨的猿猴和鸣。湍急的江水时而奔腾时而停滞,营造出令人心惊的自然奇观。在这样的环境中,商旅们怀着愁苦的心情艰难前行。

后半部分由景入情,转入历史反思。诗人回顾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群雄割据的乱世,特别提到刘备(李氏)趁机崛起。但最终通过正义之师的征讨,叛乱者被平定。诗人由此提出治国之道:真正的国家强大应该以德政为本,仅靠武力征服而残害百姓的政权难以长久,更何况是叛逆之徒,更不可能成功。最后以"巴子"(可能指当地势力)不要放肆的警告作结,强调要顺应天理民心。

全诗将雄奇的自然景观与深刻的历史教训相结合,通过巫山的险峻暗喻治国之艰难,主张统治者应当施行仁政,反对暴力和叛乱,体现了传统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写景气势磅礴,说理透彻有力,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