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寺

梵王宫殿倚青冥,先帝旌幢拥百灵。
宝网自鸣空里乐,琅函时出赐来经。
近山凤去花仍碧,遥海龙归树独青。
玉辇宸游竟寥廓,行人挥泪读新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龙翔寺的皇家寺庙,通过壮丽的景象和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四句写寺庙的辉煌:开篇用"梵王宫殿"形容寺庙如天宫般高耸入云,先帝的仪仗曾在此与神灵共处。寺庙装饰的宝网在风中发出仙乐般的声响,珍贵的佛经曾被皇帝赐予这里——这些细节展现了寺庙昔日的尊贵气象。

后四句转向现实:如今凤凰飞走的山边,花朵依然盛开;传说中龙归的远方,树木依旧苍翠。但皇帝的车驾早已消失在天边,只留下路人含泪阅读新立的碑文。这里用"凤去""龙归"暗喻先帝逝世,而自然景物依旧的对比,更凸显人事变迁的苍凉。

全诗最动人的是最后这个细节:普通行人读碑落泪的画面,让宏大的历史感慨落到了具体可感的人间情感上。寺庙的华丽背景与普通人的真挚情感形成反差,让读者更能体会那种辉煌逝去后的怅惘。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