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高饮江茂才读未完书斋图)
恨不十年读,空剩百城开。
男儿意气如是,动足即天涯。
浪说签排甲乙,安得经陈庚子,莹雪冷荒斋。
但识断囗处,千古筑书台。
或登临,或啸咏,亦佳哉。
蠹鱼食字,常笑未必尽仙才。
且撰等身著述,更带随身图史,莫为此身哀。
太白匡山下,头白可归来。
男儿意气如是,动足即天涯。
浪说签排甲乙,安得经陈庚子,莹雪冷荒斋。
但识断囗处,千古筑书台。
或登临,或啸咏,亦佳哉。
蠹鱼食字,常笑未必尽仙才。
且撰等身著述,更带随身图史,莫为此身哀。
太白匡山下,头白可归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的主题是读书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困境中保持精神追求。
上阕开头"恨不十年读,空剩百城开"直抒胸臆,表达读书人恨不得用十年光阴苦读,却发现眼前只有空荡荡的书架。这里用"百城"比喻藏书之多,却都"空剩",暗示现实条件的限制。"男儿意气"四句展现读书人的豪情壮志,认为好男儿就该志在四方,但现实中只能面对冷清的荒斋苦读。"签排甲乙"指科举考试的排名,"经陈庚子"指经典著作,都是读书人追求的目标,却难以实现。
下阕转向豁达的人生态度。"或登临"三句说登高望远、吟诗作对也是人生乐事。"蠹鱼食字"用书虫比喻死读书的人,讽刺他们未必真有才华。接着提出积极建议:与其哀叹,不如专心著述,随身携带书籍。最后用李白在庐山白头归来的典故,暗示即使年华老去,只要坚持读书治学,依然能实现人生价值。
全词在感叹现实困境的同时,更强调要保持读书人的气节和追求。语言直白有力,用典自然,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超脱困境的智慧,展现了传统文人"穷且益坚"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