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诗

初晴物候凉,夕景照山庄。
残虹低饮涧,新溜上侵塘。
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山庄傍晚景色,充满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

前两句点明时间和环境:雨后刚放晴,空气里还带着凉意,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山庄上。"物候凉"三个字就让人仿佛感受到雨后那种特有的清爽。

中间两句最生动:天边残留的彩虹像弯下身子在溪涧喝水,新涨的雨水慢慢漫过池塘。这里用"饮"和"侵"两个动词,把彩虹和流水都写活了,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动态美。

后两句从视觉转到听觉和空间感:微风吹来,蝉鸣声越飘越远;云散开后,大雁飞过的天空显得格外辽阔。这里用声音的远去和视野的开阔,让人感受到雨后天高地远的舒畅。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个短视频:先是大全景(山庄夕阳),然后特写彩虹喝水、池塘涨水,最后拉远镜头听蝉鸣、看飞雁。短短几句,把雨后那种干净、通透、生机勃勃的感觉全写出来了,读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王胄

王胄(558~613年),字承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生于润州建康城(今江苏南京),王导八世孙。隋朝大臣,文学家。少有逸才,初仕陈朝,陈亡入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大业初年,为著作佐郎。从征辽东,进授朝散大夫。生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凌傲时人。杨玄感常与交游,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谋反败亡,潜还江左,被捕坐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