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 秋夜

坠叶鸣霜,疏花颤雨,幽斋夜寒初凝。
閒愁千万绪,半输与、缓斟低咏。
青灯掩映。
渐更鼓声声,残砧相应。
何堪听、乍能成寐,又频惊醒。
细省。
哀乐中年,早鬓丝偷换,倦窥明镜。
龙泉频自抚,怕英气、寻常消尽。
萍踪谁定。
只结习难删,鸿泥留印。
流光迅。
隔江梅柳,暗传春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中年人在秋夜里的孤独与感慨,情感细腻,画面感很强。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秋夜的凄凉景象:落叶在霜中沙沙作响,稀疏的花枝在雨中颤抖,书房里寒意渐浓。这些景物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寂寞。他闲来无事,愁绪万千,只能借酒消愁,在青灯下低声吟诗。远处传来更鼓和捣衣声,让他难以入睡,刚睡着又惊醒——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失眠的焦虑。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对人生的思考。人到中年,头发悄悄变白,连镜子都懒得照了。虽然仍像抚摸宝剑(龙泉)一样提醒自己保持锐气,却担心被生活磨平棱角。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但依然坚持用文字记录人生足迹("鸿泥留印"指大雁踏过雪泥留下爪印,比喻人生痕迹)。最后笔锋一转:时光飞逝中,隔江的梅柳已悄悄带来春天的消息——这个结尾很妙,在萧瑟秋夜中埋下希望的伏笔。

全词用秋夜失眠的场景,写透了中年人面对时光流逝的复杂心境:有不甘,有疲惫,有坚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特别是"龙泉频自抚"这个细节,把中年人"心未老身先衰"的矛盾感写得特别真实。最后用"春信"收尾,让整首词的格调从低沉转为含蓄的积极,很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