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采桑

轻寒轻暖,正柔条苍翠,披拂林薮。
只见携篮,了角鸦鬟,来到绿杨巷口。
闹蛾扑蝶浑閒事,早又是、饲蚕时候。
问当年、陌上罗敷,风景依稀似否。
一捻春尖纤小,筠筐携在手。
半掩红袖。
露滴蓉裳,雨打荷囊,不管枝新叶旧。
唱歌声出红墙外,恍惚是、催桑老妇。
且辛勤、候过三眠,再酌去年葚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采桑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田园情趣。

上片开头用"轻寒轻暖"点出春天的气候特点,桑树枝条柔嫩翠绿。接着镜头转向采桑女子,她们梳着丫角发髻,提着竹篮来到桑树林。词人用"闹蛾扑蝶"这样的闲趣反衬出采桑时节的忙碌,又借古乐府《陌上桑》中罗敷采桑的典故,引发古今对比的遐想。

下片细腻刻画采桑女子的形象:纤纤玉手提着竹篮,红袖半掩,在露水雨水间穿梭采桑,完全不顾衣衫被打湿。远处传来红墙内的歌声,恍惚是催人采桑的老妇。最后词人笔锋一转,以"候过三眠"(等蚕儿三眠之后)和"再酌去年葚酒"作结,既点出蚕桑劳作的阶段性,又透露出对丰收的期待。

全词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采桑这一农事活动写得富有诗意。词人巧妙运用视觉(翠绿桑林)、听觉(采桑歌声)、触觉(露雨沾衣)等多重感官描写,营造出鲜明的画面感。结尾处对桑葚酒的期待,更给忙碌的劳作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