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七月岘山的秋日宴饮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贤人的追思。
前四句写景:七月的岘山天气转凉,风雨亭中突然下雨,湖面显得苍茫辽阔。轻快的小舟在波浪中穿行,像一片飞起的瓦片;满山的巨石错落分布,像一群聚集的山羊。这里用"飞瓦"形容小舟的轻盈迅捷,用"聚羊"比喻巨石的形态,画面感极强。
后四句抒情:主人准备的酒虽然不算丰盛,但宾主尽欢不觉寒酸;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放声高歌正合适。山间还留存着古人饮酒的洼尊遗迹,可当年那些贤人已无处寻觅,想到这里不禁令人感伤。诗人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和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先写景后抒情,由欢快的宴饮转到深沉的怀古,情感层层递进。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山水之间与友人把酒言欢的惬意,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淡淡感伤,让人感受到诗人细腻的情怀。
郑明选
浙江归安人,一作福建侯官人,字侯升。万历十七年进士。知安仁县,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有《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