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夜独处时的孤独与愁绪,语言直白却情感细腻。
上片从环境入手,"西风不落"点明秋夜漫长,薄被孤枕的物理寒冷,引出了"记起花时些个"的心理温暖——回忆春天花开时的美好片段。但紧接着"宿愁新恨"将情绪拉回现实,新旧愁绪交织,理性知道"说道理"也无用("分疏不可"),这种无力感很真实。
下片用"别愁如絮"的比喻,把离愁具象为漫天飞舞的柳絮,既多又乱。"古屋萧萧灯火"六个字就勾勒出老屋冷清的画面,这时风雨敲窗的声音("打窗风雨")打断了本就不易成形的梦境。最后"梦未就、依前惊破"特别打动人心——好不容易要做的美梦,总在即将成形时被惊醒,这种希望落空的循环,把孤独感推到了极致。
全词妙在不说"我很苦",但通过风雨、老屋、惊梦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就像现代人深夜失眠时,听着雨声刷手机,回忆过去却又被现实打断的体验,古今的情感是相通的。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