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灞桥无恙绾离忧,忽见扬鞭紫陌头。
学舞腰肢防妾妒,含颦眉黛为君愁。
藏鸦门外条空结,系马堤边叶正柔。
古道羌城惯吹笛,悬知心已在封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咏柳》诗词。

这首诗以柳树作为主要描绘对象,通过对柳树的形态和情境进行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离别的忧伤和对重逢的期盼。接下来,我将逐句进行解析:

1. “灞桥无恙绾离忧”:灞桥是古时的送别之地,诗人在这里用灞桥作为离别的象征。无恙意味着一切如常,但诗人依然感到离别的忧愁。 2. “忽见扬鞭紫陌头”:诗人忽然看到有人在扬鞭策马,这往往代表着离别或者远行。紫陌头可能是指繁华的道路或者热闹的场所。 3. “学舞腰肢防妾妒”:诗人想象那些柳树犹如学舞的女子,优美的身姿可能会引来嫉妒。这里的“妾”是古代女性自谦的称呼,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将柳树比作美女,担心其他人会对它的美产生嫉妒。 4. “含颦眉黛为君愁”:这句描绘了柳树的忧愁情态,含颦即眉头紧锁,为君愁则表示它为了某人或某事感到忧伤。 5. “藏鸦门外条空结”:鸦门可能是指柳树的枝杈间栖息的乌鸦,诗人描绘的是鸦门之外的景象,柳树枝条交结,形成空旷的场景。 6. “系马堤边叶正柔”:堤边柔软的柳条可以被用来系马,这句描绘了堤边柳树的柔和姿态。 7. “古道羌城惯吹笛”:羌城指的是西北边塞的城市,吹笛是西北常见的情景,暗示着这里曾经是边疆的战场,现在虽然和平,但依然能听到熟悉的笛声。 8. “悬知心已在封侯”:这里的悬知心指的是悬着的心,诗人期盼着心爱之人能够建功立业、封侯拜相,使两颗悬着的心得以安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和与之相关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对离别的忧伤和对重逢的期盼。柳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象征。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郑之文

江西南城人,字应尼,一字豹先,号豹卿。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真定知府。工诗词散曲,尝作《白练裙》杂剧,以嘲名妓马湘兰,盛传于时。有传奇《芍药记》等。另有诗文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