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杂咏五首 其一

家贫人事稀,萧索坐茅屋。
虽无舟楫心,诗书敢私淑。
高卧北窗下,清风响梧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但精神富足的文人生活。诗人住在简陋的茅屋里,虽然物质条件不好,来往的朋友也不多,但他并不觉得孤独寂寞。

诗中"虽无舟楫心"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做官出仕的志向(古代常用"舟楫"比喻仕途),但仍然坚持学习圣贤的诗书。"私淑"是指私下仰慕学习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虔诚态度。

后两句写得特别美:诗人在北窗下悠闲地躺着,听着风吹过梧桐和竹子发出的沙沙声。这个画面既表现了生活的清贫简单,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满足。清风、梧桐、竹子这些意象都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说明诗人虽然生活清苦,但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种在简单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的人生态度。诗人不追求荣华富贵,而是在读书和亲近自然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愉悦。这种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依然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