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崔使君的官员奉命前往寿州赴任的场景,展现了官员为国分忧的使命感,同时融入了秋日旅途的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前四句聚焦崔使君本人:他像古代诸侯一样乘坐华丽车驾(彤幨是红色车帷,皂盖是黑色车盖),肩负治理一方的重任。诗人用两位年轻有为的历史人物作比——东汉邓禹(字仲华)年少得志、三国周瑜(字公瑾)立下大功,暗示崔使君虽然年轻但已功成名就。
后四句转入旅途描写:青草随风摇曳仿佛在迎接仪仗队(建隼指绘有猛禽的旗帜),蝉鸣声与车马声(鸣驺)交织。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当淮南秋风吹落树叶时,相隔千里的思念之情会突然涌上心头。这里"惊秋"二字用得极妙,既写树叶被秋风惊落,又暗指诗人自己因秋景而触动离愁。
全诗在庄严的赴任场景中暗藏柔情,通过"青草-蝉鸣-落叶"的景物变化,把为国效力的豪情与朋友间的细腻思念完美融合,展现出盛唐送别诗特有的雄浑与深婉并存的风格。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