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五年革命镕炉里。
风雨同舟欣共济。
虎门雪浪激雄心,三水诗篇留热泪。
明朝银燕联翩起。
万里长征从此始。
人民廿亿未翻身,莫为个人温饱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木兰花》用朴实的语言传递了革命者的热血与担当。

前四句回忆革命历程: "五年革命镕炉里"——把革命比作锻造钢铁的熔炉,说明经历艰苦锤炼;"风雨同舟"展现同志间患难与共的情谊。"虎门"(林则徐销烟地)和"三水"(可能指革命活动地)两个地名,用浪花激荡和感人诗篇,暗喻革命豪情与悲壮往事。

后四句转向未来使命: "银燕"指飞机,描绘革命队伍即将启程的壮观画面,但笔锋一转提醒:全国还有无数百姓在受苦("廿亿"是夸张手法,强调数量庞大),革命者不能只顾个人温饱,要把人民解放作为终极目标。

核心魅力在于: 1. 反差感:前段激昂回忆与后段沉重使命形成对比,突出革命者的清醒 2. 接地气的比喻:用"熔炉""同舟"等生活化意象,让宏大主题易于理解 3. 直击人心的结尾:最后两句像一记警钟,点明革命真谛——为人民而非私利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字字铿锵,既有革命浪漫主义,又有务实担当,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