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
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真卿奉潘丞)。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述奉陆三)。
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
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羽呈权十四)。
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
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器呈然公)。
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
雅韵虽暂欢,禅心肯抛却(皎然上侍御)。
一宿同高会,几人归下若。
帘开北陆风,烛焯南枝鹊(崿奉潘十五)。
文场苦叨窃,钓渚甘漂泊。
弱质幸见容,菲才诚重诺(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场文人聚会的即兴联句作品,几位朋友在临水厅堂饮酒作乐时轮流接龙创作而成。全诗通过轻松幽默的对话,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雅集趣味和深厚情谊。

开篇颜真卿以主人身份挽留客人,用俏皮话调节气氛:别急着唱离别的曲子(阿亸回),该继续享受夜半的欢乐。接着陆羽等人轮流接话,有人提议比试诗才(刻烛赋是限时作诗的雅戏),有人表示不在乎别人白眼,只爱山水之乐。中间穿插着文人间的玩笑,比如自称不是隐士许由,住的也不是名寺,却要效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风流。

后半段更显随性:有人说不必计较时间(问更漏),只管弹琴喝酒;有人调侃说大家都会写诗,却总有人急着早归。最后以自然景物收尾,北风吹帘、烛光照鹊的描写,既点出夜宴场景,又暗含依依不舍之情。

全诗魅力在于: 1. 像朋友群聊般生动,各人性格跃然纸上,有爱玩闹的、有文艺的、也有故作清高的 2. 用"夜半乐""催弦索"等音乐意象贯穿,仿佛能听到当时的琴声笑语 3. 最后"弱质幸见容"等句突然真挚,在玩笑中流露对友情的珍惜 4. 自然融入"兰亭集会""建安风骨"等文化梗,展现文人的精神追求

这种即兴创作的联句诗,比正经作品更真实地记录了古代文人放松时的状态,让我们看到历史课本之外,他们爱开玩笑、重情义的一面。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