诮士和别

今日同,明日隔,何事悠悠久为客。君怜溪上去来云,
我羡磷磷水中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今日同,明日隔,何事悠悠久为客"直白地道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性:今天还在一起的人,明天可能就天各一方,为什么人们总要长期漂泊作客呢?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后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两种生活态度: "君怜溪上去来云"是说对方喜欢像溪上飘浮的云一样自由来去,象征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我羡磷磷水中石"则是说自己羡慕水中清晰可见的石头,象征向往安稳踏实的生活。

整首诗用简单的自然意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生选择的差异性:有人向往漂泊的自由,有人渴望安稳的踏实。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因选择不同而产生的隔阂。诗中"云"与"石"的意象选择非常贴切,云飘忽不定,石稳固不动,恰好对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