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微寒的傍晚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第一句"榾柮炉头拥薄绵"写的是诗人在炉火旁裹着薄棉衣。炉火可能不太旺,所以还需要薄棉衣保暖,这个细节让人感受到春寒料峭的意味。
第二句"嫩寒微雨暮春天"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天气:这是春末的傍晚,下着小雨,带着微微的寒意。"嫩寒"这个词用得很妙,把春天特有的那种轻柔的寒意表现得恰到好处。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诗人说"不知诗思能多少",意思是不知道能写出多少诗情画意。但紧接着就看到"榆叶梨花已满前",眼前已经满是飘落的榆钱和梨花。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转折:诗人还在思考怎么写诗,大自然却已经把最美的诗意景象送到眼前了。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生活场景(烤火、看雨)展现春天气息 2. 通过"不知...已..."的句式,表现灵感往往不期而至的生活哲理 3. 最后用榆叶梨花的意象,把春天的生机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这首诗,就像在看一幅春日小品画,简单几笔就勾勒出春天的韵味,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意。
王弼
(?—1393)明初凤阳定远人,后徙临淮。善用双刀,号双刀王,有胆略。初结乡里,依山树栅自守。后归朱元璋,从破陈友谅、张士诚。洪武三年累功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从沐英西征,封定远侯。后从傅友德取云南,随蓝玉出塞,战功皆著。二十六年召还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