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慢 中秋
澄天如水,皓魄东升,看罗云全捲。
冰壸皎洁,琼树秋、万里清光难掩。
姮娥依旧,倚玉殿、新妆初展。
照古今、银镜无尘,三五金波共满。
此身似到瑶台,镇心地清凉,根因都现。
金觞满泛,云液浥、唤起玉龙宛转。
广寒何在,认桂影、婆娑庭院。
漫相夸,彩幄红茵,且付花毫牙管。
冰壸皎洁,琼树秋、万里清光难掩。
姮娥依旧,倚玉殿、新妆初展。
照古今、银镜无尘,三五金波共满。
此身似到瑶台,镇心地清凉,根因都现。
金觞满泛,云液浥、唤起玉龙宛转。
广寒何在,认桂影、婆娑庭院。
漫相夸,彩幄红茵,且付花毫牙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中秋月夜,用绚丽的想象把读者带进月宫仙境。
上片写月亮升起时的壮美景象:天空像水一样清澈,皎洁的月亮从东方升起,云彩全都散开。月光如冰壶般透亮,照亮秋天的树木,万里清辉无法遮掩。词人想象嫦娥依旧住在月宫,正倚着玉殿梳妆。这轮明月像一面无尘的银镜,从古照到今,在中秋之夜洒下满地金光。
下片写词人醉心月色的感受:他感觉自己仿佛登上了瑶台仙境,内心一片清凉,所有烦恼都消散了。他斟满美酒,酒香仿佛唤醒了月宫里的玉龙起舞。他寻找广寒宫的位置,辨认着月宫中桂树的影子。最后词人说:别去夸耀人间的华丽帷帐和红毯了,不如拿起笔墨,把这绝美的月色记录下来。
全词最精彩的是把月亮写得既真实又梦幻。词人用"冰壶""银镜"等比喻让月光触手可及,又用嫦娥、玉龙、桂树等神话元素构建出奇幻的月宫世界。最后"且付花毫牙管"的结尾很巧妙,既表达了想要永久保存这美景的愿望,也暗示再美的文字也难以完全捕捉月色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