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其一 七上黄山,题水墨黄山

云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
山灵狂喜,迓客唤苍松。
七度重来无恙,记当年、积雾沉峰。
补天手,旋钧转轴,旭日又当中。
凭高先一笑,青烟点点,郁郁葱葱。
正不知费却,多少天工。
无限筇边佳兴,都化作、挥洒从容。
龙蛇舞,丹砂杯底,照我发春红(一九八〇年七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多次登临黄山的感慨与美妙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通俗分析:

全景描写

首句“云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生动地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云海仿佛在飘浮,像是在游走;玉屏峰则高耸入云,像是一位倚靠在云端的巨人;天都峰仿佛插在了云雾中,像是一朵巨大的芙蓉花。

人文情感

“山灵狂喜,迓客唤苍松”表现出黄山灵性四溢,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招呼着苍翠的松树。这里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感受。

个人经历

“七度重来无恙”,说明作者多次登临黄山,每次都不感到陌生,黄山就像他的老朋友一样。接下来“记当年、积雾沉峰”则是回忆起当年自己第一次见到黄山时,云雾缭绕、峰峦隐约的情景。

诗人自我

“补天手,旋钧转轴”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黄山的神奇壮丽。作者仿佛用手就能补天、转宇宙。随后“旭日又当中”则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画面,象征着新的开始。

诗意升华

“凭高先一笑,青烟点点,郁郁葱葱”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站在高处的喜悦与豁达心情。青烟袅袅,万物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

抒发情感

“正不知费却,多少天工”则是感慨自然的造化之功,可能花费了无数时间与心血,才形成了眼前的美景。

结尾感慨

“无限筇边佳兴,都化作、挥洒从容”表达了作者即使在筇杖的帮助下行走,也能享受到无限的乐趣,甚至将这些感受凝结为从容的笔墨。

“龙蛇舞,丹砂杯底,照我发春红”最后一句则以龙蛇舞动和杯底的丹砂为喻,表达了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活力和青春的激情。

整首诗通过对黄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不断获得的感悟与喜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