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贡余秘色茶盏的美和韵味,现在我来为你深入解析一下这首诗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首句“捩碧融青瑞色新”,描述了茶盏的颜色非常美丽,既有着碧绿色的底色又融合着青色的光泽,呈现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美感。这种美丽的颜色让人眼前一亮,立刻被吸引。
第二句“陶成先得贡吾君”,介绍了这种茶盏的制作工艺和用途。“陶成”表示它是陶器制品,“先得贡吾君”则表明这种茶盏是进贡给君主的贡品,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第三句“巧剜明月染春水”,通过巧妙的比喻描绘了茶盏的美丽形态,像明月一样圆润,而且如同被春水所染色一般清新怡人。这是对茶盏美感的进一步描绘,让人感受到它的高雅和精致。
第四句“轻施薄冰盛绿云”,继续通过比喻来描绘茶盏的细致之处。薄如冰的茶盏盛着绿茶,好像是一片轻盈的绿云。这样的描述让人仿佛能够看到茶盏中的绿茶在光线的折射下与茶盏交相辉映的美景。
第五句“古镜破苔当席上”,用古镜来比喻茶盏的质地坚硬光滑,同时暗示了茶盏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内涵。“破苔”表示茶盏放在席上非常显眼,引人注目。
第六句“嫩荷涵露别江滨”,用嫩荷涵露来比喻茶盏中的茶水清澈透明,如同荷叶上的露珠一般纯净无瑕。同时,“别江滨”也暗示了这种茶盏和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一句“中山竹叶香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表达了对茶的喜爱之情和对身心健康的渴望。诗人用中山竹叶的香气来比喻茶的香味,并感慨自己的身体状况无法完全享受这份美好的茶香。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贡余秘色茶盏的美丽、精致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喜爱和对身心健康的渴望。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品味美好事物时的愉悦和感慨。
徐寅
徐寅也称徐夤,男,字昭梦,莆田即今福建莆田市人。博学多才,尤擅作赋。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其试场所作《止戈为武赋》亦传诵一时。五代时依王审之,不得志,归隐家乡,卒。有《探龙集》等多种著作,《全唐诗》收录其诗22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