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口占·辛丑

新买茱萸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译文及注释

新买茱(zhū)(yú)半亩堂,苔侵床足月侵墙。
我新买了半亩地,建了茱萸堂,苔藓侵入了我的床头,而凄清月色袭上墙头。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我望断天涯路,连天的芳草迷失了归途,我犹如一茎被虫子伤害的病叶,偏偏还要遭受连夜的冷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新买了半亩地,建了茱萸堂,苔藓侵入了我的床头,而凄清月色袭上墙头。
我望断天涯路,连天的芳草迷失了归途,我犹如一茎被虫子伤害的病叶,偏偏还要遭受连夜的冷霜!

注释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漂泊在外、孤独病弱的凄凉心境,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前两句写居住环境的荒凉:新买的半亩地上盖了间屋子,但苔藓已经爬到了床脚,月光冷冷地照在墙上。"苔侵床足"说明屋子潮湿破旧,很久没人打理;"月侵墙"则暗示主人公整夜无眠,孤独地看着月光移动。两个"侵"字用得巧妙,让人感到苔藓和月光像敌人一样慢慢侵蚀着他的生活空间。

后两句写内心的迷茫与脆弱:望着远方连天的芳草,却找不到回家的路;自己就像树上生病的叶子,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晚的寒霜。"迷归路"既指实际找不到路,也暗喻人生迷失方向;"病叶"这个比喻尤其动人,把人在命运面前的脆弱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多苦多难",而是用茱萸堂、苔藓、月光、芳草、病叶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被世界遗忘的孤独。最打动人心的,是最后那片病叶——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像枯叶般摇摇欲坠的时刻,这种共鸣正是这首诗穿越三百年依然动人的秘密。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