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十二

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初开绿叶阳先唱,次发红花阴后随。

常道只斯为日用,真源返覆有谁知。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强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大自然中草木生长的规律,比喻阴阳平衡的哲学道理,语言通俗却蕴含深刻智慧。

前四句用植物生长打比方:草木要长得好,必须阴阳协调。就像植物先长绿叶(属阳),后开红花(属阴),两者顺序不能乱。就像炒菜要先放油(阳)再下菜(阴),步骤错了味道就不对。

中间两句说破玄机:这些自然规律看似平常,但其中藏着天地运行的奥秘。就像手机人人会用,但没几个人真懂芯片原理。

最后两句直接点题:提醒那些想学"道"的人,如果连最基本的阴阳规律都不懂,就别瞎折腾。就像不懂电路原理却想修电视机,只会越修越坏。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阴阳"概念,用生活中可见的植物生长、日常规律来比喻,让玄妙的道家思想变得接地气。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平凡事物里,关键是要学会观察和思考。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