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想人生最苦别离。不甫能喜喜欢欢,翻做了哭哭啼啼。

事到今朝,休言去后,且问归期。看时节勤勤的饮食,沿路上好好的将息。

娇滴滴一捻儿年纪,碜磕磕两下里分飞。急煎煎盼不见雕鞍,呆答孩软弱自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折桂令》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像现代人发朋友圈吐槽"异地恋好苦"的心情。

开篇就直接点题:人生最苦的就是分开。本来小两口甜甜蜜蜜的,突然就要哭哭啼啼地告别。这里用"喜喜欢欢"和"哭哭啼啼"这种口语化的叠词,特别有画面感,就像看到小情侣前一秒还在腻歪,下一秒就要分开的场面。

中间几句是离别时的叮嘱,像极了老妈子的唠叨:别老想着走了以后怎样,先说说什么时候回来啊!路上记得按时吃饭,注意身体。尤其是"娇滴滴一捻儿年纪"这句,活脱脱描写出年轻小姑娘依依不舍的样子——年纪轻轻就要承受分离之苦。

最后两句特别扎心:一边是望眼欲穿等不到爱人回来,一边是自己孤零零的可怜样。"急煎煎"像热锅上的蚂蚁,"呆答孩"像丢了魂似的,这些方言味儿的词把等人的焦躁和孤单表现得特别真实。

全篇没有文绉绉的词汇,就像听邻居大妈拉家常,但把离别时那种抓心挠肝的感觉说得特别到位。最妙的是通过生活细节(催吃饭、问归期)展现深情,比直接说"我好想你"更有感染力。

刘庭信

刘庭信 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东)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刘庭信的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