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庄严的皇家祭祀场景,通过回忆表达对昔日盛况的追念。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诗人回忆当年在祭坛仰望皇帝仪仗的场面,军队旌旗向南行进,皇帝车驾如太阳神般威严前行,连大地都呈现祥瑞征兆。"九军旗帐"和"六龙日驭"的比喻既显皇家气派,又暗含对天子的神化。
中间两句用自然现象暗喻盛世:温暖气息中长出预示祥瑞的历草,朦胧雾霭里仿佛飘着仙酒香气。这些意象既写实景又充满神话色彩,把普通祭祀升华为天人感应的神圣仪式。
最后两句转入感慨:至今耳边仿佛还回响着祭祀乐曲,但只能羡慕那些曾在瑶池为帝王献舞的凤凰。这里用"瑶池舞凤"的典故,既表达对盛世的怀念,也暗含时过境迁的怅惘。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政治仪式诗写得仙气飘飘。明明写人间祭祀,却用"神母呈图"、"瑶池凤凰"等仙家意象,把严肃的典礼变成神话现场。这种现实与幻想的交融,既彰显皇权神圣,又流露诗人对那个辉煌时代的无限追慕。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