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题黄太夫人影写傅干注坡词,借用坡仙次欧公西湖韵(一九六二年)
文章喜见波澜阔。
玉笛临风还自咽。
暮云春树翠千重,渭北江东红一抹。
间关几处流莺滑。
溜到圆时惊二八。
悲欢离合总寻常,信得清如天上月。
玉笛临风还自咽。
暮云春树翠千重,渭北江东红一抹。
间关几处流莺滑。
溜到圆时惊二八。
悲欢离合总寻常,信得清如天上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为黄太夫人临摹的苏轼词注本所题,借用了苏轼的韵脚,表达了对苏轼文学境界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上阕用"波澜阔"形容苏轼文章气势磅礴,像壮阔的波浪。后三句用音乐(玉笛)、风景(暮云春树)、色彩(红一抹)等意象,展现苏轼作品既豪放又细腻的艺术魅力。特别是"渭北江东红一抹",用一抹红色连接南北,暗喻苏轼作品跨越地域的感染力。
下阕前两句写黄莺婉转的歌声突然变成圆润的曲调,就像少女十六岁时的惊喜,暗指临摹本让苏轼词作焕发新生。"悲欢离合总寻常"点明人生常态,但末句"清如天上月"升华主题:只要内心像明月般澄澈,就能超脱世俗悲欢,达到苏轼那样通透的境界。
全词巧妙运用自然意象,将对文学艺术的赞美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语言清新却意蕴深远,展现了传统文人在艺术鉴赏中寻求精神升华的独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