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行

北溟鱼背几千里,负我大梦游弱水。蓬莱隔眼不盈拳,碧落香销吹不起。

茜裙女儿怀远游,远人不归明月羞。宝钗绾髻翠欲流,凤鬟十二照暮秋。

女娲炼石补天手,手拙石开露天丑。琼楼玉宇亦人间,直指示君君见不。

斯须鱼去梦亦还,白云与我游君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君山行》是一首充满奇幻色彩和浪漫想象的诗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开篇就以夸张的想象展开:诗人梦见自己骑在一条巨大的北溟鱼背上,遨游于弱水之上。这里的“北溟鱼”和“弱水”都是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诗人用“几千里”形容鱼背之大,用“大梦”强调梦境的壮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

接着,诗人描写了梦境中的仙境景象:蓬莱仙山近在眼前却无法触及,天空中的香气消散,连风都吹不起来。这些描写既美丽又带着一丝遗憾,暗示理想虽然美好,却难以真正到达。

诗歌中段转向对“茜裙女儿”的描写。这位女子满怀远游的志向,却因“远人不归”而感到羞怯。她的发饰华美动人,在秋日的暮色中熠熠生辉。这个形象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能暗示着某种未实现的理想。

随后,诗人用女娲补天的典故,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不完美的感叹。即使是最巧夺天工的手艺,也难以修补世间的缺憾。但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琼楼玉宇亦人间”——再美好的仙境也不过是人间的投影,关键是要用心灵去发现和感受。

结尾处,大鱼离去,梦境消散,诗人回到现实,与白云共游君山。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暗示着理想虽然遥不可及,但现实世界中依然有值得欣赏的美景。整首诗歌在奇幻与真实之间穿梭,最终落脚于对现实的接纳和欣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诗人没有沉溺于虚幻的梦境,而是引导读者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体现了一种超脱而又务实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