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芳菲

细筭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
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
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
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惜芳菲》用大白话讲,就是在感叹人生短暂,提醒我们要及时行乐。

诗人先算了笔账:人一辈子操心千万件事,到头来都比不上在花丛中开怀大笑来得实在。春天里花开得最盛,但满打满算也就十来天光景——这就像我们的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其实很短暂。

接着诗人说出了担忧:怕烦心事破坏好心情,更怕突然来的风雨摧残花朵。这是在暗喻生活中总有意外的麻烦,可能让我们错过美好时刻。

最后两句最直白:别等花谢了才后悔,趁现在还能赏花喝酒,赶紧行动起来!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想做的事要趁早""别给自己留遗憾"。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赏花这件小事,讲透了人生大道理。诗人没有说教,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用谁都见过的自然现象,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现在读来依然觉得特别接地气,因为每个人都能在诗里看到自己——那些因为犹豫不决而错过的美好。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