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笛 寄题花近楼旧藏宋牧仲红树秋鸦图,白石体
万叶如花,凭谁占断,乱鸦无数。
西陂旧主,是承平位槐府。
风流偶点营邱笔,便无限秋光疑(去声。)住。
想一门大雅,兰挥重起,韵事如许(牧仲子兰挥亦善画。)。
今古。
春申浦。
配一卷沧浪,别情难诉(并藏牧仲沧浪送别图。)。
朝阳日影,白头延望何处。
尊开逸社閒评泊,问海上红桑是否。
更怜我、住锦官,明月夜绕无树。
西陂旧主,是承平位槐府。
风流偶点营邱笔,便无限秋光疑(去声。)住。
想一门大雅,兰挥重起,韵事如许(牧仲子兰挥亦善画。)。
今古。
春申浦。
配一卷沧浪,别情难诉(并藏牧仲沧浪送别图。)。
朝阳日影,白头延望何处。
尊开逸社閒评泊,问海上红桑是否。
更怜我、住锦官,明月夜绕无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一幅古画《红树秋鸦图》为引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艺术之美与人生感慨。
上阕开篇用"万叶如花"描绘秋日红叶绚烂如花的景象,随后"乱鸦无数"点出画作主题。词人提到画作者宋牧仲(西陂旧主)曾是太平盛世的官员,却以一幅秋景画定格了永恒的艺术瞬间。"风流偶点营邱笔"一句,既赞美画家随手挥毫的潇洒,又暗指艺术能超越时间。末尾提及宋牧仲的儿子兰挥也擅长绘画,展现艺术血脉的传承。
下阕转入今昔对比。"春申浦"(上海古称)暗示画作现藏于现代都市,与"沧浪送别图"并置,带出物是人非的怅惘。"朝阳日影"与"白头延望"形成强烈对照,暗含对年华老去的叹息。词人通过"逸社"(文人雅集)的品画场景,引出对世事变迁的思考。最后以"锦官"(成都)的明月无树可绕作结,既表达对画中景色的向往,又暗含身处异乡的孤独。
全词巧妙串联起艺术、家族、时光三个维度:红叶与乌鸦的色彩对比是艺术之美,父子画家的传承是人文之韵,而古今时空的交错则引发对永恒的思考。词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品画的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