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①

十载江湖稳钓舟,忽参戎幕佐军筹。
人疑白首何轻出,我为青山未遍游。
野店客魂鸡腷膊,殊方蛮语鸟軥辀。
凭添一卷闽南草,翠壁题名处处留(施懿琳编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江湖人突然参军的故事,充满人生转折的感慨和边疆生活的鲜活画面。

前两句像电影开场:一位在江湖逍遥钓鱼十年的老手,突然加入军队当参谋。这种反差让人好奇——为什么年纪大了反而出山?诗人回答:因为还没看遍祖国青山(暗含报国之志)。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对比展现军旅生活: - 人们疑惑他白发苍苍为何出山,他却想着未完成的山水之约(理想与现实碰撞) - 边疆客栈里,士兵们像公鸡打鸣般思乡("鸡腷膊"拟声词超形象) - 当地人说话像鸟叫般难懂("軥辀"形容语言如鸟语) - 这些新奇经历都变成诗篇,题写在福建的山崖上(把人生变成可触摸的记忆)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钓鱼vs打仗"的强烈对比,展现人生意外转折 2. "鸡叫""鸟语"这些声音描写,让边疆生活如在耳边 3. 最后把军旅生涯比作题壁诗,说明所有经历都是生命的印记

就像现代人突然转行追梦,诗中那种"既留恋过去,又拥抱新挑战"的心情,今天读来依然亲切。那些奇怪的拟声词不是炫技,而是为了让读者"听见"一千年前边疆的真实声音。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