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汝阴作

门掩黄昏染绿苔,那回踪迹半尘埃。
空庭日莫鸟争笑,幽径草深人未来。
数仞假山当户牖,一池春水绕楼台。
繁花不识兴亡地,犹倚阑干次第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过汝阴作》是一首描绘诗人经过一个古老庭院时所见所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庭院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和思考。

首先,诗人开门见山,描绘了黄昏时庭院的景象。门紧闭,历经时间的长廊,门缝间长满了青苔,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隔阂。"那回踪迹半尘埃",指的是一些人或事的痕迹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消失,只剩下一丝尘埃般的痕迹。

接下来,诗人细致刻画了庭院的景象。"空庭日莫鸟争笑,幽径草深人未来",这是对庭院内外环境的描绘。庭院里白天没有鸟鸣,显得有些冷清,只有草丛深处似乎等待着什么,但似乎一直没有人的踪影。这些描述营造了一种静谧、略带忧郁的氛围。

庭院中还有一些具体的景物,"数仞假山当户牖,一池春水绕楼台",数仞高的假山矗立在门前,一池春水环绕着楼台,这些都是庭院中不可忽视的细节。假山代表着一种文化底蕴,而春水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最后,诗人转而描述庭院中的花朵。"繁花不识兴亡地,犹倚阑干次第开",这里诗人用花朵来比喻那些不懂得历史变迁的人,它们依然在依栏杆处依次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规律,即使时代变迁,自然依旧按其规律运行。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自然与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庭院内外景物的具体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完颜亮

(1122—1161)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皇统九年,弑熙宗自立,当年改元天德,后改贞元、正隆。即位后以励官守,务农时等七事诏中外。迁都于燕,称中都,又改汴梁为南京。正隆末大举攻宋,败于采石,东至瓜洲,兵变被杀。在位十二年。世宗时降为海陵郡王,谥号炀,后再降为海陵庶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