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酬鲍几诗

振棹出江湄,依依望九疑。
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
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
吾行别有意,不为君道之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乘船出行的场景,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含蓄的情感。

开头两句写诗人划船离开江岸,回头遥望九嶷山(传说中舜帝安葬的地方),流露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接着,诗人提到想去拜访“苍梧帝”(舜帝)和“沅湘姬”(湘水女神),暗示他内心怀着某种崇高的追求或未了的心愿。

“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这两句很有想象力——用荷叶做成船篷,用鸟羽编织成丝线,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又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洒脱。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说自己的行程另有深意,但不便明说。这种欲言又止的表达,给读者留下遐想空间——也许是对理想的追寻,也许是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又或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暗含深沉的情感,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一种含蓄而隽永的美。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