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调】青杏子_惜春幽鸟正
惜春
幽鸟正调舌,怯春归似有伤嗟。虚檐凭得栏干暖,落花风里,游丝天外,远翠千叠。
【望江南】音书断,人远路途赊。芳草啼残锦鹧鸪,粉墙飞困玉胡蝶,日暮正愁绝。
【好观音】帘卷东风飘香雪,绮窗下翠屏横遮,庭院深沉袅篆斜。正黄昏,燕子来时节。
【随煞】银烛高烧从今夜,好风光未可轻别。留得东君少住些,惟恐怕西园海棠谢。
闺情
梁燕语呢喃,九十日春色过三。东风满院杨花谢,离情正苦,归情未准,鬼病将担。
【归塞北】从别后,天北隔天南。玉腕消香金钏憁,柳腰束素翠裙搀,赢得瘦岩岩。
【好观音】信步闲庭院阑槛,荷钱小池面挼蓝。点检芳从总不堪,正蜻蜓雨过波纹蘸。
【幺】绿树成阴和烟暗,近香街羞对宜男。锦字书成粉泪缄,怕黄昏梦里将人赚。
【尾】窗下尘蒙青鸾鉴,问章台何处停骖?薄幸才郎不顾咱,有谁画青山两眉淡?
幽鸟正调舌,怯春归似有伤嗟。虚檐凭得栏干暖,落花风里,游丝天外,远翠千叠。
【望江南】音书断,人远路途赊。芳草啼残锦鹧鸪,粉墙飞困玉胡蝶,日暮正愁绝。
【好观音】帘卷东风飘香雪,绮窗下翠屏横遮,庭院深沉袅篆斜。正黄昏,燕子来时节。
【随煞】银烛高烧从今夜,好风光未可轻别。留得东君少住些,惟恐怕西园海棠谢。
闺情
梁燕语呢喃,九十日春色过三。东风满院杨花谢,离情正苦,归情未准,鬼病将担。
【归塞北】从别后,天北隔天南。玉腕消香金钏憁,柳腰束素翠裙搀,赢得瘦岩岩。
【好观音】信步闲庭院阑槛,荷钱小池面挼蓝。点检芳从总不堪,正蜻蜓雨过波纹蘸。
【幺】绿树成阴和烟暗,近香街羞对宜男。锦字书成粉泪缄,怕黄昏梦里将人赚。
【尾】窗下尘蒙青鸾鉴,问章台何处停骖?薄幸才郎不顾咱,有谁画青山两眉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孤独与思念,情感细腻动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惜春与孤独 开篇用"惜春"二字点明主题,幽鸟鸣叫、落花纷飞,本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却让女子感到忧伤。她独自倚栏,看风中落花、天边游丝,这些飘忽不定的景象暗示着她内心的不安和寂寞。
2. 思念远方之人 "音书断,人远路途赊"直接点出女子愁绪的来源——与爱人分离,杳无音信。她用"锦鹧鸪""玉胡蝶"这些美好却短暂的事物,比喻自己无人陪伴的青春。黄昏时分燕子归巢,更反衬出她的形单影只。
3. 时光流逝的焦虑 "留得东君少住些"(想让春天多留一会儿)和"怕西园海棠谢"(怕花儿凋谢)表达了她对容颜易老的担忧。后文"九十日春色过三"(春天九十天已过三十天)更强化了这种时间紧迫感。
4. 失恋的痛苦 后半部分直接描写失恋状态:手腕因消瘦让金镯变松,柳腰系着空荡的裙子。她试图散步排遣,但池中荷叶、空中蜻蜓这些景物只让她更难过。最后"薄幸才郎不顾咱"点明是被负心人抛弃,连照镜梳妆都提不起劲。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把自然春景与女子心境完美结合。飘落的花瓣、归巢的燕子、凋谢的海棠,都成了她孤独的见证。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即使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