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一 戊戌岁晚赋
白雪阳春,知音少、乐章遗曲。
把长歌当啸,短歌当哭。
柳七新声犹起虏,李家绝调空亡国。
至而今、旧谱总飘零,宫商伏。
嗟此道,无传烛。
从何处,求正鹄。
只万家红友,所论真独。
时际乱离书惜少,可叹校勘无由足。
不我抛心力费商量,知谁属。
把长歌当啸,短歌当哭。
柳七新声犹起虏,李家绝调空亡国。
至而今、旧谱总飘零,宫商伏。
嗟此道,无传烛。
从何处,求正鹄。
只万家红友,所论真独。
时际乱离书惜少,可叹校勘无由足。
不我抛心力费商量,知谁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动荡年代,作者借音乐来抒发对文化衰落的痛心。全词用对比手法,将高雅艺术与乱世现实碰撞,读来令人感慨。
上阕开篇就用"白雪阳春"(高雅音乐)与"知音少"形成反差,暗示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接着用"长歌当啸,短歌当哭"的强烈对比,表达内心郁结。提到柳永(柳七)和李煜(李家)两位词人,一个在异族统治下创作新词,一个因词亡国,暗示艺术在乱世中的尴尬处境。最后"旧谱飘零"直接点明传统文化正在消亡。
下阕转入更深沉的思考。"无传烛"比喻文化传承断绝,"求正鹄"(寻找标准)的疑问,表现对文化正统失落的焦虑。提到"万家红友"(普通百姓)时,既肯定民间智慧,又暗含对精英文化衰落的惋惜。最后几句直抒胸臆:乱世中典籍散佚,校勘困难,自己费心钻研却不知为谁,流露出知识分子的孤独与无奈。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作者像守护火种的守夜人,在文化寒冬里坚持传承,虽然知道可能徒劳,但仍不愿放弃。这种对文化的深情与坚守,正是这首词最珍贵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