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念之情。
首先,词的开篇描述了“飞阁危桥相倚”,形象地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阁与一座悬空的桥梁相对而立,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接着,词人站在桥上独立,被温暖的东风吹拂,满身都是轻飘的柳絮。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然后,词人回忆起江南的春景,但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江南之春却有了明显的不同,说明现在的情景已经不是那么美好。江南春天时,白蘋花盛开,水边流水环绕,一片生机盎然。然而,此时的景象已是寒梅落尽,流水依旧,却少了梅香和生机。
接下来,词人感慨春天虽美,但春意却显得那么短暂,天空澄明万里,但景色却因缺少生机而显得有些空旷。词中“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表达了对春天消逝的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里的“草树依依”让人感觉到离别的不舍,“关城初闭”则仿佛暗示着某种阻隔或即将来临的分别。
最后,黄昏时分,词人面对着迷蒙的月色和远处传来的角声,更加怀念起曾经的美好时光,一切仿佛都笼罩在一片淡淡的忧愁之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词人对江南春天的美好回忆和对当前实景的对比感受,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