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自己年轻时求学经历的一番感慨,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自我反省。
前两句"忆昔趍庭讲诵初,慨然不复向迷途"说的是:想起当年在父亲(或老师)跟前读书学习的时候,那时就下定决心不再走错路。这里的"趍庭"是古代子女快步走向父母跟前听训的典故,用来形容恭敬求学的态度。
后两句"只今回首还思省,力学工夫尚尔疏"是反思:如今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在刻苦学习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作者没有因为年岁增长就自满,反而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仍需努力。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展现成长——年轻时立下的志向vs现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 真实展现读书人的自省精神,不掩饰自己的不足 3.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就像普通人写日记时的自我检讨 4. 传递了"学无止境"的永恒道理,即便有所成就也要继续精进
这种坦诚面对自身缺点的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今天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安熙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